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光明日报》专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

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校庆之际,校党委书记郭庆松教授接受《光明日报》专访,聚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,主动答好高等教育“两个先行先试”的实践命题,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。专访全文如下:


△郭庆松主持学校建校7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



4月20日,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。

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大学以及一所具有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培养层次、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大学,近年来,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,主动答好高等教育“两个先行先试”的实践命题,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。一方面,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为己任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,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上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先行先试;一方面,持续深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先行先试。

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如何答好“两个先行先试”命题,走出“应用导向、技术创新”的特色发展之路?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。



郭庆松认为,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高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以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格局,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最高追求,快速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,围绕新兴产业需要,推动传统学科专业迭代升级,加强新兴学科专业建设。他回顾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历程——从“三校一所”的奠基创业中走来,从新世纪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中走来,从狠抓内涵外延建设到更名为大学的奋斗历程中走来,从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到获批博士授予单位的快速发展中走来,学校在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、上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过程中,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发展目标。

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,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学科和专业与上海产业紧密对接——香料香精对应美丽健康产业、轨道交通对应地铁和高铁建设、城市建设对应城市更新和城市发展、化工与材料对应生物医药产业、智能制造对应人工智能产业、管理科学对应大都市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。学校还落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为中老铁路培养老挝留学生。

“这是学校积极打造面向‘一带一路’的铁路工程教育国际联盟和工程教育共同体的重大成果。”郭庆松介绍,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把为老挝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总体布局这一“工笔画”的“重要一笔”,也正在持续地将“这一笔”继续高质量地画下去。

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。郭庆松说,高校的人才培养,既要立足当下,直面大国博弈、对接强国建设开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,也要着眼未来,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持续深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以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为突破口,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先行先试。学校聚焦未来工程师关键能力,构建“爱科技”“六融合”“双协同”卓越引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,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、家国情怀、过硬本领、勇担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。

为此,学校积极构建具有“应用技术”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,提出大思政课建设的产业导向、行业特色、企业本位的模式。依托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思政课课程群、深化课程思政建设,学校获批课程思政领航校建设单位、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。师生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、全国最美大学生、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“优秀选手”等荣誉。

与此同时,坚持以建设高水平、应用型、以工为主、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为办学目标,坚持“实基础、宽口径、强能力、重应用”的人才培养原则,创新推出公共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、应用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等举措,努力培养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,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。目前,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、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、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。

郭庆松介绍,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还坚持以应用型学科群建设为支撑,以协同创新为路径,以创新型导师团队建设为载体,以应用创新能力为导向,培养高质量研究生。学校已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、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1个。

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党建的引领和保障。在高质量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方面,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体现自身特色,提出“明确重点、处好关系、合理分工、共同努力”的工作原则。在郭庆松看来,要在辩证统一中高质量建构“党委领导”和“校长负责”的“两驾齐驱”关系,坚持“校长负责”以“党委领导”为前提,“党委领导”以“校长负责”为基础;在求同存异中高质量形成书记与校长的“黄金搭档”关系。

“书记更应该是懂教育的政治家,校长更应该是懂政治的教育家。”郭庆松说,在各尽所能中高质量发展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团队协作关系,坚持分工负责、守土有责,分工不分家、大家是一家,相互补台、好戏连台。实践中,学校积极推动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、相互赋能,效果显著。




推荐阅读


七秩芳华 | 聚焦高质量发展,大学校长论坛在上应举行

七秩芳华 |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校7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举行

七秩芳华 | 校史馆开馆!口述校史首发!《上应赋》揭幕!

编审 |  吕   客

责编 |  王   玺

编辑 |  袁瑜蔓

来源 |  光明日报


今天“分享”“点赞”“在看”了吗?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